预制舱作为模块化变电站、数据中心等场景的核心载体,其生产需兼顾结构强度、功能集成、安全合规等多重要求,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展开:
一、结构与材料要求
-
舱体材质标准
- 主体框架多采用 Q235 或 Q355 低合金高强度钢材,厚度≥5mm,需经除锈(Sa2.5 级)、磷化处理后喷涂防腐涂层(干膜厚度≥80μm),确保户外使用寿命≥20 年。
- 舱体面板根据场景选择:户外变电站舱常用彩钢板(夹芯保温层为阻燃岩棉,厚度≥50mm),数据中心舱可选用铝合金板(轻量化且耐腐蚀),特殊环境(如高湿度地区)需增加镀锌层或不锈钢材质。
-
结构强度与防护
- 抗震等级≥8 度(根据 GB 50260《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》),抗风等级≥12 级,舱体整体承重≥5kN/m²(含设备及人员载荷)。
- 密封性能需达到 IP54 及以上(户外)或 IP65(潮湿 / 多尘地区),门窗采用防水密封胶条,通风口加装防尘网与防雨百叶。
二、生产工艺要求
-
模块化集成精度
- 舱体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,焊缝需连续无气孔,焊接强度符合 GB/T 985《气焊、焊条电弧焊、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》,焊后进行应力消除处理。
- 内部设备(如开关柜、屏柜、空调)的安装误差≤±2mm,与舱体固定采用防震螺栓(防松等级≥8.8 级),避免运输或运行中松动。
-
布线与开孔规范
- 电缆沟、线槽、穿线孔的位置需与设计图纸一致,开孔边缘做圆角处理(半径≥5mm)并加装绝缘护套,防止线缆磨损。
- 集中布线需按 “强电 / 弱电 / 信号” 分离原则(参考前文 “集中布线” 要求),线槽、桥架的安装水平度偏差≤3mm/m,垂直度偏差≤2mm/m。
三、功能与安全要求
-
环境控制集成
- 需预装温控系统(空调或工业空调,制冷量根据舱内设备功率计算,如 10kV 预制舱通常配 3P 以上空调)、温湿度传感器(精度 ±2℃/±5% RH),支持自动启停与远程监控。
- 消防系统:配备干粉灭火器或气体灭火装置(如七氟丙烷),烟雾报警器与舱体门禁联动,触发时自动切断非必要电源并报警。
-
电气安全合规
- 接地系统:舱体框架、设备外壳、金属线槽需可靠接地,接地电阻≤4Ω,接地干线截面积≥50mm² 铜缆(或等效规格扁钢)。
- 安全防护:高压舱体需设置防误入联锁装置(柜门与断路器联动),内部照明采用防爆灯具,应急照明续航≥90 分钟。
四、测试与认证要求
-
出厂前全检项目
- 结构测试:淋雨试验(降雨量≥100mm/h,持续 30 分钟无渗漏)、振动测试(模拟运输路况,振幅 0.15mm,频率 10-55Hz)。
- 功能测试:设备通电调试(验证 “遥测、遥信、遥控” 功能)、通讯协议兼容性(如 IEC 61850 电力标准)、温控系统启停阈值准确性。
-
合规认证
- 需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,取得《预制舱式变电站检测报告》,涉及消防的部件需符合 GB 4717《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》、GB 5135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》等标准。
五、定制化与标准化平衡
- 生产需保留一定定制空间(如舱体尺寸、设备布局适配项目需求),但核心部件(如门锁、密封件、线槽)应采用标准化规格,便于后期维护更换。
- 批量生产时需建立工艺文件(SOP),确保同批次产品的一致性,关键工序(如焊接、布线)需留存影像记录,实现质量追溯。
通过严格遵循以上要求,预制舱才能满足 “工厂预制、现场快速安装、长期稳定运行” 的核心价值,适配电力、数据中心、新能源等多领域的模块化建设需求。